基本情況
徐工集團工程機械有限公司(簡稱“徐工有限”)2002年7月成立,成立之初徐工集團持股51.32%,2005年8月轉變為徐工集團持股100%的國有全資公司。徐工有限作為徐工集團業務最核心、歷史最悠久,工程機械核心主業最聚焦的重要企業,是我國工程機械行業規模最大、技術水平最高、出口量最大、極具創新力、競爭力、影響力和國家戰略地位的千億級龍頭企業,主營業務范圍為工程機械及成套設備、專用汽車、建筑工程機械、礦山機械、環衛機械、環保設備、通用基礎零部件等。
徐工有限先后被納入國務院國企改革“雙百行動”、江蘇省首批混改試點企業和國家發改委第四批混改試點企業。2020年10月,成功引入16家新股東(含1個員工持股平臺),徐工有限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關鍵性重大突破。
2019年,徐工有限營業收入797.2億元,利潤總額37億元;2020年,實現營業收入1025.85億元,同比增長28.7%;利潤總額52.23億元,同比增長41.2%;2021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734.95億元,同比增長51.60%,利潤總額64.8億元,同比增長157.60%。
主要做法
堅持黨的領導,確保混改工作“不偏航”
堅持組織協同,實現產業劃分“兩條線”
徐工從集團層面頂層設計、統籌推進,明確了徐工有限混改的總體思路、改革重點與任務舉措,成立了改革領導組與專項工作組,強化組織保障、明確責任分工。推進實施徐工集團、徐工有限由“一套班子”變為“兩套班子”的組織結構調整,制定《產業劃分與資產整合實施方案》,落地徐工集團和徐工有限產業重組和資產劃分,實現產業“兩條線”運行。
一是明確徐工有限進一步聚焦工程機械、礦業機械及關鍵核心零部件等工程機械主業,助力核心主業實現全球產業珠峰登頂目標。二是明確徐工集團承接市國資委授權放權事項,對二級公司履行國有資本出資人職責,開展對二級公司的授權放權和國有資本監督管理;同時,承接重卡、裝配式建筑等非工程機械板塊及金融服務、人力資源服務等現代服務業板塊的發展,并繼續發揮新產業孵化器功能,加快新興產業的培育發展。
堅持統籌規劃,推進工作跑出“加速度”
徐工改革始終堅持規劃先行、精準施策,結合徐工發展實際先后制定了改革《總體方案》、《實施方案》、《產業劃分與資產整合實施方案》等專項工作方案;同時,選聘國際知名咨詢公司作為戰略顧問,推動戰略規劃與改革創新高度融合,混改工作逐步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徐工有限混改采取股權協議轉讓和增資擴股相結合的方式,共引入15家國有和民營投資者,1個員工持股平臺,徐工集團持股占比由100%降至34.1%,繼續保持第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地位,其余合計募集資金210.56億元,435名骨干員工共出資8.685億元,持股占比2.72%,進一步激發了骨干員工干事創業的激情和活力,成為當年國企混改領域的第一大單,也是近三年全國裝備制造業混改的第一大單,刷新了制造業企業混改募資規模。
堅持業績導向,激活市場機制“原動力”
徐工充分發揮行業優勢,全面整合利用各方優勢資源為混改工作“添磚加瓦”。徐工集團、徐工有限與財務顧問、法律顧問成立了四方聯合工作組,共同研究改革實施方案所涉及的重點、難點問題,完善改革方案操作細則,全過程推進落實,保證執行兌現。徐工有限堅持業績導向,審議通過并逐級簽訂《職業經理人管理制度》、《職業經理人聘用合同》、《職業經理人年度及任期經營業績責任書》,實行市場化選聘、差異化薪酬分配和業績考核評價與退出機制;以勞動合同、績效合同“雙合同”模式,實現對職業經理人的契約化管理。徐工有限通過業績導向,堅定不移的推進更具有競爭力的市場化經營機制,為后續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改革成效
打造形成“紅色基因+光榮傳統+先進機制”新模式,管理機制更加高質量
建立健全“任期制+契約化”的市場化經營機制,經營指標更加高質量
推進實施“徐工有限+徐工集團”的資產剝離,資本增值更加高質量